课程标准结构要素包含

2024-06-15  46

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还有一个附录。

扩展资料: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和进程安排等。

一、课程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的基本学习标准。它规定了各学科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到教育目标和学科体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经验等因素,因此它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二、课程标准的构成要素

课程标准一般由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几个要素构成。

课程性质:主要说明本门学科的性质和定位,即该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主要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目标:主要说明本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本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内容目标:主要说明本门学科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即学生在学习本门学科时应该掌握哪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以及这些内容的难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要求。

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价值

保障教育质量:课程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促进个性发展: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各学科的基本要求,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因此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指导教师教学: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教学质量:课程标准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的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水平的高低。

总之,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它可以保障教育质量、促进个性发展、指导教师教学和评估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纲要包括哪四要素?

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区别

 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区别,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教育体系是有很多种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下面看看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区别。

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区别1

 教学体系(TeachingSystem)是指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等。

 教学体系(TeachingSystem),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

 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

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区别2

 一、概念

 (一)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学习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与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学习的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美国学者乔伊斯.威尔(1972)

 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Marker(1982)

 原型:对教学活动方式的抽象概括,源于教学活动经验。

 模型:是各要素以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化、简约化的表达方式。

 范型:在一定范围内,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二)教学模式的要素:

 理论基础:哲学教育学技术学等

 目标导向: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

 实现条件:各种条件的优化组合

 操作程序:特定教学活动程序或步骤。

 效果评价:具有不同评价标准和方法。

 支持条件:

 二、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1.使研究更为方便、快捷。

 2.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物”。研究和探讨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有利于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3.有利于发挥教学过程的合力,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三、教学模式的构成

 (一)概要

 一个前提: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以相关理论为前提。研究中以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为基础。

 两个要素:教学模式既表现为一种结构,也表现为一种程序。

 (二)教学模式的'分类

 1.从教学系统的结构关系划分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中心教学模式

 2.从教学组织形式划分

 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

 3.从教学目标划分

 基于“做”的教学、基于思维的教学基于事实的教学

 4.从学习形态划分

 自主学习模式写作学习模式

 5.从教学环境划分

 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

 6.从学习理论划分

 行为修正模式社会互动模式人格发展的个人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建构主义模式

 7.从课堂教学模式划分

 “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过程模式”、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1)“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过程模式”

 (2)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组织上课--检查复--告诉目标--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3)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活原有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促进记忆前=迁移。

 (三)我国教学过程模式

 1.我国当前流行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上课--检查复--讲授新教材--复习巩固--布置课外作业

 2.“六部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区别3

 属于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看起来简单,但学生做题的时候一碰到这三组概念还是非常容易混淆,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各个教材版本中定义不统一,做题中也会见到不同的说法,故在此进行系统梳理,理清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题时候能够迅速定位准确选项。

 一、联系

 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二、区别

 1.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所以在做题过程中找范型、固定、稳定这样的关键字眼,说的是教学模式。

 2.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关键词定位在计划、方案等词汇。

 3.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它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关键词定位在方式、手段等词汇。

 在理解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能够抓住各自概念中的关键词,在做题的时候理解和关键词识记两者结合运用,就能确保准确无误的找到正确选项。

《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议价。

1、课程目标

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校本课程总目标的理解以及对所选用教材及其它资源的分析,具体撰写的要求有:必须全面、适当、清晰;一般用4-6点的方式来描述;涉及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与确切的认知要求/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性质要求,有针对性去选择相关教材内容及教学资源,并设计相关活动形式和内容;它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选择教材内容难点、重点等,并明确各部门内容之间的性质关联和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在安排上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或按知识系统本身的联系和衡接关系要求排序。

3、课程实施

需要教师确定教学活动是如何组织、实施的,班级规模、人数和开课形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活动的方式,课时的要求和具体安排,另外也有必要说明课程是顺利实施的所需时间、空间和设备、物质条件等。

4、课程评价

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这里主要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课程纲要》在撰写上的要求

1、一般性项目

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授课课时和主讲教师、授课对象等内容。?

2、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的陈述: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三个维度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或恰当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均衡与衔接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定性、定量)、成绩来源(过程、结果)、记分方式和学分给定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